做人求真,连着理解自己来理解世界,连着世界来理解自己,活得明白。 不得已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。 我所想的是些一般的问题。

这本书本身就是讲演文稿,语气很像聊天,很松快,不紧绷。而且有些点可能车轱辘话来回说。我又先看了Pom之前的两篇读书笔记,有些可能当时也就看过了。

语言

“抛出话头”,这时候这些话就像一些毛线团,我们就是玩毛线团的猫。

说话的时候,其实很不容易地把语词下的意义汇拢起来,形成一些assembly。他用了”象“这个字,把分散的经验跟一个概念联系起来。从语言学到语言哲学,这又是一大个世界。我后面还要读他反复提到的J.L.奥斯汀的《如何以言行事》,他是日常语言分析这一派的。日常语言也一直在变化,每年都有新的词进来,网络流行词汇,有新的事物出现就会有新的词。这个事情我一直很感兴趣,语言的流变。还有就是不同语言里的差异,他懂德语,也懂中文,那么讨论一个概念,跑到不同语言里传达出来,会有不同的表达。

他还说语言和一般事实都是感知与理知的交汇处。这么说出来,这两个东西确实有很多重合。但又有区分,他说的都在他划定的”语义推论“这个范围里:逻辑和事实,语义知识和事实知识,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,还有道理跟实际情况。这些相似而不同的对子……

读的时候能体会到他因为知道而小心翼翼,这些词因为熟悉而更需要小心地加以甄别,细细地、颠来倒去地去讲它们的意思。也让我不断地思考人和知识、和“系统理知”之间的关系,我和这些的关系。大家是为什么爱读书呢?感觉可以讨论一下这个元话题……

还有大家怎么理解narrative?叙事。当然有传统的叙事,有主人公,像他提到的,有形象,有人设。还有可能是一种更广泛的,他在这里说哲学,也是一种narrative,构建这种narrative,不仅有对象,还得有主体。陈嘉映是谁,他为什么这么说,有什么东西影响他这么说……他说“在意义最丰富处感知,在意义最丰富出言说“。我能感觉上认同这个narrative,但实际上,怎么去判断这个”最“呢?

说到感觉的个体性,我永远无法完整知道你的感觉,但有时候又有这种心领神会。还有石黑一雄的诺奖感言:作家做的事情就是把我的感受讲给你听,我是这样感受的,你是不是也能感觉到?我其实经常有跟人感同身受的感觉,我觉得我身边不少朋友也能这样。这种也可能很难衡量说到底是完全的还是百分之多少,这不是一个理知的过程。”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,含不尽之意于语言外“。

这本书里提到了几十本书,我在豆瓣上都一一标记了。读一本书的时候,这些牵扯出来的书就像一些通往某个屋子的面包屑一样。

科林伍德《自然的观念》感觉又可以连到上次提到的自然观念,那个自然更广泛,超越风景,成为整个这个世界。